火车次,huocheci.com

庆阳小米

甘肃 庆阳 华池
庆阳小米

庆阳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庆阳小米栽培历史悠久,在周祖农耕暨医祖歧伯文化发源地,考古工作者近年发现,宁县坳刘、新堡两村有窖藏5000至6000年前已炭化的禾谷,从而证明这里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谷子种植。夏商时期,庆阳属禹贡雍州之域,周先祖率人来到这里,“教民稼穑”,“树艺百谷”,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周人以稷为始祖,以稷为谷神,表明周民族与稷这种农作物有着紧密的联系。《诗经·幽风·七月》中就有“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秦汉时代,谷子在陇东黄土高原农作物中居首位,成为人们的重要食物之一。此后,又被选作宫廷贡品,深受众多皇亲国戚的喜爱,庆阳小米因此而名扬域内。 革命战争年代,庆阳人民曾将生产的小米支援前线,使人民子弟兵以“小米加步枪”,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后,-、耿飙、张才千、王震、马文瑞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庆阳视察时,在品尝了庆阳小米后均大为赞赏。 庆阳小米甲天下,是甘肃省陇东著名特产,省志、地方志都有记载,久负盛名,从明朝嘉庆年间一直是宫廷贡品。被皇亲国戚喜食而乐道,使庆阳小米海内闻名。以金珠般的黄亮泽,圆润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的的颗粒给人以美的视觉。更主要的是营养价值高于其它小米。 在庆阳小米中,尤其以西峰区的什社小米品质优良,什社的毛谷子是当地条件下多年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是当地独特的优良品系,其米粒晶莹光亮,色泽金黄,品味上乘,营养丰富,被视为米之珍品。 庆阳小米熬成的稀饭色泽黄亮,雪花般绽开的米粒悬浮均匀而粘稠,明亮的米脂油漂浮于上,闻一下香气沁人心脾,喝一口香甜无比。如果下些红小豆,焖成小米稀饭,再放着些农家腌制的咸韭菜吃,口感更佳,余味无穷,极易消化,老少皆宜,且具药膳效能。

所在地域: 甘肃

申请人: 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庆阳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介于东经106°48′至108°9′与北纬35°25′至36°57′之间。分为南部和北部两个主产区。南部产区包括:西峰区的董志镇、后官寨乡、彭原乡、温泉乡、什社乡、肖金镇和显胜7个乡镇;镇原县的太平、临泾、屯字、上肖4个乡镇;宁县的瓦斜乡和南义乡2个乡镇;合水县吉岘、段家集、肖咀3个乡镇。北部产区包括镇原县的三岔镇、殷家城、方山3个乡镇;环县的演武、合道、天池、曲子、木钵、八珠、樊家川、环城、洪德、虎洞、车道11个乡镇,庆城县的马岭、蔡口集、翟家河、土桥4个乡镇;华池县的乔川、白马2个乡镇。共计7县区36个乡镇。种植面积1.0万公顷,年产量1500万公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庆阳小米,外形圆形或卵圆形,圆润饱满。米粒特小,大小均匀一致,直径约为1~1.2mm。色泽因品种而异,多为淡黄色、白色,还有淡绿色和灰褐色。熬成稀饭后,雪花般绽开的米粒悬浮均匀而粘稠,明亮的米脂油漂浮于上,闻一下香气沁人心脾,喝一口香甜无比。 (2)庆阳小米的各项营养指标为:粗脂肪大于30g/kg,粗蛋白120—125g/kg,粗淀粉790—792g/kg,赖氨酸大于2.6g/kg,维生素B1大于4.6mg/kg,维生素B2大于0.5mg/kg,类胡萝卜素大于135mg/kg,并且具有生津止渴、降低血压、抗衰老、美容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

上一特产:华池洋芋

下一特产:陇东金针

热门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北京旅游特产推荐
天津旅游特产推荐
河北旅游特产推荐
山西旅游特产推荐
内蒙古旅游特产推荐
辽宁旅游特产推荐
吉林旅游特产推荐
黑龙江旅游特产推荐
上海旅游特产推荐
江苏旅游特产推荐
浙江旅游特产推荐
安徽旅游特产推荐
福建旅游特产推荐
江西旅游特产推荐
山东旅游特产推荐
河南旅游特产推荐
湖北旅游特产推荐
湖南旅游特产推荐
广东旅游特产推荐
广西旅游特产推荐
海南旅游特产推荐
重庆旅游特产推荐
四川旅游特产推荐
贵州旅游特产推荐
云南旅游特产推荐
西藏旅游特产推荐
陕西旅游特产推荐
甘肃旅游特产推荐
青海旅游特产推荐
宁夏旅游特产推荐
新疆旅游特产推荐
香港旅游特产推荐
澳门旅游特产推荐
台湾旅游特产推荐
旅游美食推荐
美食资讯
淘宝618美食券在哪领 淘宝在哪里领取优惠券 常见谷类搭配 常见水果搭配 常见肉类搭配 常见水产搭配 滋补类搭配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
手机版  丨  电脑版丨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5 huoche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