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记录之前去云南的所见所闻,为什么是《一》呢,因为这次旅程我给个好评,下次会继续光顾。由于条件限制,一切图片均来自手机,不走眼走心。
DAY
1 露哥对这次的行程起初是不满意的,因为准备时间太短,对目的地没有什么了解,更重要的是他觉得丽江是文艺小青年的聚集地,而他是个粗犷的北方汉子。本来就晚的飞机还晚点1个多小时,更让人沮丧。这张照片是我逼他拍的,笑容还是蛮真实的,虽然不激动,但好歹我们要出远门,还是兴奋的。
到达丽江是晚上12点多,被接回酒店已快凌晨2点,累得不行,加上轻微的高原反应,洗漱完倒头就睡。
早上在约定的时间醒来,收拾好东西走出房门,才发现我们住在古城的客栈里,小院子清新古朴,满是青翠是盆栽植物,中间一棵可两人环抱的大树。心情大好。后来导游过来接我们,才知道昨天晚上我们被送错了酒店。
途牛安排的是全程五星级酒店,其中是没有古城客栈的。本来露哥还遗憾我们住不了古城特色的客栈,误打误撞满足了他的愿望。导游满心道歉,退还了我们100块钱,我们收下道歉,接下钱,心里美的不行。
DAY
2 遇见云南旅程从第二天正式开始,第一个目的地——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4个多小时的车程,路上经过的几个小景点都会停车给我们拍照,导游苏姐是个纳西族的“胖金妹”,能说会道,经验丰富,一路上给我们讲了很多云南各族人民的风土人情。纳西族的姑娘叫“胖金妹”,小伙叫“胖金哥”,苏姐说纳西族以“胖、黑”为美,因为这是勤劳的象征。有个导游还开玩笑说要是露哥再黑一点,可以留在纳西族换十几头牦牛呢,要是带个眼镜看起来有文化一点,还可以多换几头。要知道一头牦牛可值七八万呢,我多想把露哥换了的,哈哈。
这是我们路过的第一个景点,长江第一湾。
万里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巴塘县城境内进入云南,与澜沧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到了香格里拉县的沙松碧村,突然来了个100多度的急转弯,转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V"字形大弯,“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人们称这天下奇观为“长江第一湾”。
上面这段话当然是我百度的,我一个地理文盲,不知道也记不住这些,只觉得这里非常的壮阔!
一路沿着滇藏公路从河谷爬上高山,此处海拔已从丽江的2400m到了3100m了,苏姐建议我们不要剧烈活动,还没有适应高原生活容易高原反应。
这是路过的第二个景点,彝族村寨。
远处与云相接的地方是哈巴雪山。他们是家族式聚居的,房子很简陋,反正我们停留的这个地方四面漏风,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住的。这里的“歌厅”也很简陋。“歌厅”就是厕所,苏姐说他们认为上厕所的说法很不文雅,所以就称上厕所为唱歌。所以一路上,我们一群人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找个“歌厅”去“唱唱歌”。云南是个地广人稀的地方,比较贫穷,没有什么工业发展,主要就是发展旅游业,所以“歌厅”收费是一项副业,政府支持。“唱歌”一次一块钱,还是能理解和接受的。苏姐说少数名族是很团结的,赚的钱都是上交,然后分给村民一块儿花,想想现代社会里那些尔虞我诈的人们,这还是很让人感动的。
在云南的每个地方,视野都是很开阔的,基本都能看到蓝天、白云、雪山,电视里的东西第一次在现实中展现在你眼前,是很让人震撼的一件事。站在这里,你会觉得心境特别开阔,思想是可以自由奔跑的。
前往香格里拉是我们遇见云南旅程的第二天,我们玩的重心是离香格里拉县城不远的仙境----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措”在藏语里是湖的意思,“普达措”就是普度众生的湖。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一个无任何污染的童话世界。普达措森林公园很大,景区内分三大场景——属都湖、小宗甸高山牧场、碧塔海。普达措森林公园很大,需要乘坐三段景区交通车串联三处美景。首先是原始森林覆盖的属都湖,每一株两人才能环抱的大树,枝头挂满婀娜多姿的松萝,随处可见寻寻觅觅的松鼠,只有身处其中,方能感知其中的惬意。湖清清,天湛蓝,林涛载水声,鸟语伴花香,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游览碧塔海,漫游花海草甸,走进森林成毡的净土,赏雪域高原上的美丽湖泊;观赏茂密原始森林。
这是第一站属都湖,目及处都是湖,湖面上雪厚厚的,很漂亮。“属”藏语为奶酪,“都”意为石头。传说古代有一位高僧云游到此,牧民给他供奉奶酪,他见属都岗湖牛场的奶酪很结实,如同石头一样,大喜,于是祈愿道:"愿这里的奶酪永远如同石头一样的结实",属都岗由此得名。可惜本次出游没带相机,照片全是手机拍摄,工具随不够精良,但也可体现美景之二三,从这画面一脚相信也能想象出其神韵,感兴趣的同好们请亲临其境自行脑补画面吧。
这是第二站——小宗甸高山牧场。因为是冬天,没看到什么草,牛和马能看到一些,到是看到了不少马“唱歌”后留下的“歌声”。都说夏天的普达措是最漂亮的,那时牛、马成群,满山的杜鹃花开放,才是真的人间仙境。所以我和露哥愉快的决定以后夏天再来一次。
这第三站是最美丽的一站——碧塔海。藏语称碧塔海为“碧塔德错”。“碧塔”意为牛毛毯,“德”为魔,“错”为海。逢五月杜鹃花盛开的季节,碧塔海畔的杜鹃花瓣纷纷飘落于水中,引来游鱼,鱼儿吞食花瓣后,竟醉倒而飘浮于水面,醉鱼和杜鹃就这样形成了湖面的奇特景观。据说林中的老熊也会趁月色来捞食昏醉之鱼。著名作家冯牧曾描写了这种景象,从此碧塔海“杜鹃醉鱼”的景观就扬名于世。可惜现在没有杜鹃,也看不到鱼。
碧塔海有很多植物种类,这些树上挂着的“绿色纱衣”叫松萝,是一种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只有在环境没有污染的地方才能生长。这些树木挂上绿色的裾边,在普达措安静的生长,也给彩云之南增添了一分灵性。普达措公园里还有诸如滇金丝猴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松萝还是滇金丝猴的食物之一。
这些随风飘荡的精灵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本想在低矮的枝头采下一些细细端详,但身处美景之中又不忍下手,生怕普达措这纯净的灵魂被我们的双手触碰。来到这里我们需要的只是身临其境,让自己疲惫的心灵得到净化。
普达措也是野生动物的王国,随处可见的松鼠好像也是充满灵性。这只小松鼠在路上啃一块垃圾桶旁的香蕉皮,我跪在那里看了它很久,它一边吃着,时不时抬起头看我几眼。当我身后传来人声,它知道不能再在路上待下去的时候,也许是我跪在那里拍照感动了它亦或是它想满足让我近距离观察的好奇心,这时候它飞快的向我冲来,我也没有了对野生动物的恐惧,下意识的伸出了手,它就在我的手指上温柔的留下来一个吻,转身爬到树上不见了。露哥来到香格里拉就在说,香格里拉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很特别。以前有一位算命的先生就说我身上有着佛性,我不懂,刚刚那一个瞬间让我感觉到只要你有着一颗虔诚的心,心中充满阳光,会有许多奇妙的事情在未来等待着你。感谢这位来自仙境的小天使。
顺便一句,张杰和谢娜可是在这里结的婚哦,来沾沾喜气。最后提醒一下,普达措海拔很高,缺氧,必须备痒,走三步一喘的滋味可不好受。
逛完普达措后我们开始返回香格里拉县城。晚上去参加了藏民家访,观看歌舞表演,吃烤鸡、尝酥油茶、嗑青稞籽、喝青稞酒,了解一些藏民的生活习惯,特别开心。在藏民家,要随时鼓掌与跺脚给表演者点赞,跺脚要狠狠的跺,要是你能把他们的地板跺穿,他们会很开心,还会送你一头牦牛呢。虽然他们的房子都是木制的,但是可都是百年、甚至千年老木啊,特别结实。
参加完藏民家访后,大家就各自回酒店休息了,美美的睡一觉。
DAY
3 在清爽的阳光下,我们开始了第三天的旅程。第一站是香格里拉古城---独克宗古城,大火之后的独克宗古城,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完好无损。转经轮,属佛教法器。其中装藏经文或咒语,通过右旋转动即等同念诵之功。所以转金轮在藏区有着特殊的意义。转动转金轮也是很有讲究的,上转金轮台时需从左边上,右边下,长长的台阶上是藏语写成的上万面经幡,转动时要顺时针转动,必须转动基数圈。我们一行是十个人,一起用力勉强转了五圈,为亲人、朋友祈福。这是火灾后重建的香格里拉,就在转金轮的脚下,苏姐说当年香格里拉大火烧的凶猛惨烈,但是转金轮却毫发无损,当地人认为是神迹。因为香格里拉古城大部分还在重建,我们也没在这里游览多久,古城的美就留在那些孤零零的房屋的架子里,所以对这里还是很遗憾的。以前看过一篇冯骥才写的关于雅典卫城文物保护的文章,虽然雅典卫城已成断壁残垣,但那是历史上战争留下的痕迹,并没有受到现代化文明的破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护文物原有的样子,让后人通过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古城能够看到数千年前人们生活的场景。香格里拉如果受到了这样的保护,也许就能在大火中幸免于难。
第二站是香格里拉最有名气的尼史村,去参观藏族民居,深入藏民家中参观,学习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在藏族,女孩子称卓玛,男孩子称扎西。村子的路口有个小学,接待我们的卓玛说只是他们附近村子里唯一一所学校,早先只能上到二年级,后来因为张杰、谢娜的捐助,现在可以上到五年级,所以香格里拉的人民都感谢张杰、谢娜这两位大善人。大多数小孩子在这里读完就不会再读书了。
卓玛邀请我们去她家参观,因为每个藏族人民家里都供奉的有神灵,所以是不允许拍照的。进屋的时候是左脚先进,出屋的时候是右脚先出,什么原因我忘了。卓玛家也是一根很粗的柱子,是开过光的,可以抱着柱子顺时针转基数圈,也是祈福。卓玛给我们简单讲了一些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我记得的有藏族的五大葬法。天葬,藏族同胞认为“秃鹫”是佛祖比丘的化身,藏族同胞认为自己死后只有将自己的尸体让“秃鹫”全部吃光,灵魂才可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在“天葬”时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如果这个人生前是个“善者”,在他死后秃鹫就会将他的尸体全部吃的一点都不剩,这样此人的灵魂才可以被秃鹫带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如果这个人生前是个“恶者”那么秃鹫就会把他的尸体拉的乱七八糟,一口不吃,这样他的灵魂就永远无法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一般“天葬”要将死者分解成“365”份。这是德高望重的人的葬法。水葬,实行“水葬”的一般是一些鳏寡孤独的老人或是夭折的小孩,还有经济地位比较低下的人。火葬,适用于一般寺庙里的僧人。塔葬,又称“灵塔葬”。这是西藏佛教寺院里最高贵的一种丧葬仪式。只有德高望重的“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及寺院中的“大活佛”才可以实行的一种丧葬仪式。土葬,在藏区“土葬”只适用于那些得了“麻疯”、“炭疽”、“天花”等传染病的死者,以及那些“强盗”、“杀人放火犯”、被刀砍死者的尸体,罪恶灵魂的葬法。在藏区一般藏民晚上是不会留宿陌生人的,如果要留宿一般也会让客人睡在客厅,脚朝向门口,表示只是暂住。在藏区仍存在一夫多妻制,或者一妻多夫制。某些贫穷的村子,如果某家很穷,又有一屋子卓玛,那么某个扎西来提亲时就可以娶这一家所有的卓玛。同理,也可以一家子扎西娶一个卓玛。但是,是不能娶两家卓玛的。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另外,一般藏民家的房子房顶上都插了一面旗子,表示有人居住,如果是两面旗子,表示家里有一个是喇嘛,如果有三面旗子,表示有一个是活佛,如果还有一面党旗,那么表示有一个党员。如果四面旗子都有,这家就无敌了,会受到所有人的尊重。苏姐说在藏家,所有人都是崇富的,一个富有富家庭是会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的,我想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佛赐予,富有代表佛更多的信赖和眷顾吧,这种信仰我们没有,但是值得敬畏。这里处于对他们的尊重就没有拍照。
藏族是个很淳朴的名族。苏姐说,藏民的房子基本造价都是上百万的,都要经历好几代人才能建好。在藏区,建房子是不会请人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来帮忙。他们过的就是夜不闭户的日子,在香格里拉的街上、路上,随处可见散步的牦牛,吃草的马,晒太阳的猪。在这里,天是蓝的,人心是纯粹的,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第三站是有世界峡谷之最之称的虎跳峡。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也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以“险”而闻名天下。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多处险滩,江水在玉龙、哈巴两座雪山的夹峙下奔流向前,气势不凡。这地方正雄伟,站在其中才能感受到。
晚上回到丽江,前往“一生必看的演出”——大型歌舞剧《丽江千古情》,第一次实地观看大型歌舞剧,被震撼了,演出用独特的文化呈现方式、高科技手
段、最先进的舞台机械设备,集舞蹈、音乐、杂技、武打、情景剧等艺术形式,演绎了纳西创世纪的生命礼赞、泸沽湖女儿国的浪漫情怀、木府辉煌的兴盛和睦、马帮传奇的惊险震撼、玉龙第三国的生命绝唱、一花一天堂的情怀与胸襟。这种文化的呈现的方式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好后悔当年去西安华清池的时候舍不得花钱看《长恨歌》,以后一定要去补看了。
DAY
4 第四天上午都是在购物,买翡翠、买玉、买茶。这些购物店可以逛逛,长些见识。翡翠和玉这个完全不懂,我看上的都上千万,哈哈,眼光不错吧。卖茶的是个傣族的“骚哆哩”,长的漂亮,能说会道,教我们泡茶、品茶,最后我买了一块十二年的普洱茶砖送给露哥爸爸。露哥这个“猫哆哩”一直叨念着人家傣族姑娘好看,一路无视他。
下午去了玉龙雪山。在丽江,基本在每个地方都能看到玉龙雪山,它高大威严的与白云并立,实在让人不敢有半点亵玩之心。途牛安排的是大索道,比之小索道的远观,我们可以触摸它,更真实的感受它。索道一路向上,所以的一切在雪山面前渺如尘埃,四千多米的高度,无人征服的冰山。玉龙雪山大索道从3356米在短短20分钟升到4506米。一上山顶我就出现了高原反应,稍微快走一步就头晕眼花,每十步就必须吸氧,不知这么长的索道,这么多的房屋,这么宽的栈道是如何建造的,应该是何等的艰辛。无法说出也无法照出来置身此处内心的激荡,真正相信只有自然,才有如此磅礴大气!可惜我没能力走到4680米最高处,但露哥做到了,用他仅有的形容词激动的感叹了一声,爽!
PS:玉龙雪山索道分三条,位于雪线以上能看得到冰川的只有大索道,雪线以上不让徒步上去,只能坐大索,这条索道很长很陡,雪山上天气多变,风大索道可能会左右摇摆(其实也不是很恐怖)。来玉龙雪山就一定要坐大索,很值得!记得备一瓶氧气,海拔有点高。
因为在雪山上停留的时间太长,所以就没能去行程上的蓝月谷,蓝月谷俗称“小九寨”,听说很漂亮,幸好我以后回去真正的九寨,倒也不是太遗憾。晚上去丽江大研古城溜达,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大研古城。不得不说这真是个独具风味的古城,古色古香的建筑,混合现的气息,大街小巷酒吧、餐馆驻唱歌手忧伤的嗓音混着小饰品店手鼓低沉的音乐,每一个点都能感受到小资的气息,文艺的气息,典雅的气息,当然也有吊丝的气息。古城的路面都是青砖,凹凸不平,建议做为背包客就不要拉行李箱了。我和露哥没有去酒吧,我们没那种气质,只是在夕阳中牵手慢慢走过每一条街道,找吃的。说实话,云南我没觉得有什么好吃的,鲜花饼盛传味道香甜,现烤的还是不错的,包装的好的就不想说了。我们在《北京青年》拍摄的小餐馆--黄金海岸吃腊排骨火锅,在黄金海岸对面小店吃过桥米线,谈笑间我无比想念重庆的火锅。
DAY
5第五天。云南,再见。
后记:此文由我写成初稿,露哥增加了一些文字和修改格式,大家读到觉得做作的地方就是露哥写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