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美食以小吃最为著名。
八百里秦川虽谈不上富饶,但也能了落得个半丰衣足食。于是,知足常乐的秦人便变着法捉摸吃。加之历史悠久,先后有十一朝代在此建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蒸、煮、泡、煎、烙、烤、炸、腊、卤、薰……无一不做得出神入化,泡制出不少美食。可惜多难以登堂入室,只能谓之“小吃”。
秦地产麦牧羊,故小吃多以面为主,以羊肉为辅:蒸如坨坨馍、灌汤包、面皮、金丝油塔、甑糕、粉蒸肉,煮有面(臊子面、蘸水面、猴头面、油泼面、窝窝面等)、扁食、麻什、胡辣汤、老(lǎo)鸹(wā)撒(sá),泡如牛肉泡馍、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水盆羊肉
煎如水煎包、锅贴、油酥饼,烙有锅盔、白吉馍、葱油饼、石子馍、关中煎饼,烤如烤饼、烤馍、烤面筋、烤肉串、烤鱿鱼,炸有丸子、散子、油条、油饼,腊如腊羊肉腊牛肉、腊肠,卤有卤豆干、卤猪蹄、卤猪肉,薰如薰鸡、薰肉、薰肠……
有的历史相当悠久,如自传说中女娲补天所用的“石子液烙饼”发展而来的关中煎饼、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食品“化石”石子馍等;有的颇具宫廷风味,如唐高宗命宫中厨人精心制成赏赐给玄奘的油酥饼、汉文帝刘恒的外祖母薄太后食用的太后饼;有的属当代创新之品种,如贾三灌汤包子、小六汤包等;而牛羊肉泡馍、腊汁肉夹馍、金线油塔等多种小吃,更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华名小吃”。
西安的小吃又以北院门最为集中。
北院门之名始于清代。清初,陕西巡抚部院行署设于鼓楼以北,与位于鼓楼以南的陕甘总督部院行署南北相对,于是,巡抚部院被称作“北院”,而与北院大门相对的南北向的大街,就被叫作北院门。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至西安,曾居北院,称“行宫”,当时各省所贡银两物品均在此聚集,银号店铺应运而生,盛极一时。
小吃街以南北向的道为主干道,中间分布着很多东西向的小路,也有很多摊位,但还是中间的路更繁华!
主干道两侧分布着面、面皮、泡馍、肉夹馍、灌汤包、胡辣汤、粉汤羊血、腊牛羊肉、糕点、熟食、皮影、剪纸·····等等店铺,一家挤着一家,家家门前都摆着吃食或摆着现场泡制的锅灶,现买现做现吃,新鲜的争雄!每到晚上,尤其是夏日的晚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啊!!!
吃货,不想试伙一下?
这是那哒?咱西安的大地原点------钟楼么!
找到了这原点就可以游遍西安。不信?咱就试伙一下。
你是想游,还是想逛?想游这里是交通中心,
东西南北四个街口都有公交站,想去那哒去那哒;想逛东西南北四个街任你选。
你是想喝,还是想吃?想喝向南去荐福巷,想吃向西去鼓楼,穿过门洞就进入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区内有大小形态各异、 年代不一的10座清真寺,约2万名回民依寺而居,维持着原有的宗教传统和生活习惯。
看见没?同盛祥,老字号,想吃泡馍就上楼,有雅座。
哎呀!忘了,现在门洞走不成了,绕下吧。这也是一种进步,是吧?
历史上,回族人民在这一带修建清真寺,逐渐形成了建筑、文化、饮食独特的历史街区-------“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莲湖区旅游局的资料显示,这一街区是北院门、西羊市、化觉巷形成的一个环形旅游步道,全长1100米。其中北院门是回坊文化风情街的核心部分,全长545米。街区内南有鼓楼,北有牌坊,清真大寺、古宅大院镶嵌于鳞次栉比的店铺食肆之间。
步入其间,地镶青石、铺悬金匾、房仿明清,食肆林立、小吃荟萃、美味飘香。
这是化觉巷,里面是卖古玩和小商品的,冲着吃来的别分神,还是向前走吧!
这个冬冬见过么?炒凉粉。就这样放在火上锔着,又入味,又热乎,吃一口,香喷喷。
“乡党,来一碗!”
这个冬冬呢,见过么?耳朵眼甑糕!甑就是锅,但可不是一般的锅,而是古代的锅:青铜铸造,下为灶,中为锅,上有盖,专用于蒸糯米饭,即现在的甑糕。甑陕西博物馆有藏品,糕街面早晨有售,不过甑为铁铸。耳朵眼甑糕则由蒸笼蒸制,签扎食之,虽无甑味,却晶莹剔透,小巧玲珑。这很易让人想到一句话:小的总是好的。
“乡党,来一个!”
西羊市,怎么这么快就到了呀!好,想吃腊羊肉、灌汤包的拐。
这里羊肉多的争雄!什么腊牛肉、腊羊肉、羊蹄子、羊杂碎,什么羊肉泡、粉汤羊血、辣子蒜羊血、水盆羊肉,什么羊肉串、羊肉面片子、羊肉酥饼……
烧鸡、腊羊肉、羊蹄子,看着都淌颔水,不称些带回去?
烧麦、水饺、汤包、灌汤包,不试伙一下?
羊肉泡、葫芦头、小炒泡馍,不来上一老碗?
贾三灌汤包,喋不?
“贾三灌汤包子”是陕西著名清真饮食技师贾三先生研究、吸收南北等地清真小吃的优点最先创制的,特点是皮薄,汤鲜,馅儿“细腻”,吃的诀窍是:“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蘸着佐料吃。佐料为店里特别加工的醋加辣椒末,另备盘小菜。有牛肉、羊肉、鸡肉、三鲜等,一笼10个,15元上下。
老米家泡馍,喋不?
老米家的羊肉泡馍和老刘家的不相下。吃羊肉泡馍,外地人多想吃掰好的,其不知掰馍也是一种文化。一可聊天,亲友相聚总要沟通沟通感情,交流交流信息正好趁这当口说几句话;二可享受参与的乐趣。据说厨师一眼就能看出掰馍者是不是老主顾,是什么性格,然后看人下菜碟。是老主顾就多冒几次,一直冒到芯;反之则少冒几次。冒,即浇汤篦汤,一次次地烫。这也就是说羊肉泡馍不是“泡”出来的,而是“冒”出来的。
这个字念什么?不用考我,地球人都知道!
“乡党,来一……不,不行了,吃撑了。”
哟,天都黑成这了!
哟,忘了个事。没设小贴士和小悬念。
补上行不?
小贴士
小吃的推荐参考店铺——
小炒泡馍:大皮院的“老乌家小炒泡馍”,就在“小贾八宝粥”隔壁;西羊市的“陕西第一碗”。
灌汤包子:“贾三灌汤包子”、“贾二灌汤包子”、“贾大灌汤包子”(北院门)。三兄弟越大越传统,越小越新潮。
炒米:“红红酸菜炒米”。
八宝稀饭、酸梅汤:各家皆有,味道都不错。最为推荐位于大皮院的“小贾八宝粥”,这家店专做这几样食品,店里的八宝醪糟和锅贴也相当不错。
烤肉:各家皆有,都不错。较为推荐“坊上人家烤肉”和贾三对面的“海家烤肉”,“平娃烤肉”也可。
肉丸糊辣汤:大皮院的“刘家糊辣汤”,要赶早去,最好是大清早,一般快到后上午就全部卖完关门了。
清真砂锅:“金家砂锅”,大皮院的“穆萨砂锅”。
牛羊肉饺子:大皮院东口的“王家饺子馆(饺子王)”。
牛肉面:“一分利面馆”,与不远处的“一分利小吃城”是同一家店,是分出来专门卖面的,这两家的饭菜可互点。
小悬念
西安人常把这一带称为“坊上”,请问,这个“坊”指的是甚?有何历史渊源?
下一篇:上海欢乐谷游玩之旅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