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水间(下)
——泰州桃园、老街休闲游
泰州地处长江之尾、淮河之畔、黄海之滨,江、河、海三水在这里汇聚激荡,除造就溱湖湿地这一典型的地理奇观外,还孕育了带有泰州地方特色的独特文化景观。
古泰州2100多年历史,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名贤辈出,形成了名人、戏曲、风水、佛教、教育、盐税六种特色文化。
名人如《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三绝诗书画”的郑板桥。戏曲如评话祖师柳敬亭、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都是泰州人,加上在泰州创作《桃花扇》(昆曲)的孔尚任,组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戏曲文化三家村”。风水指泰州是祥泰之州,600多年无战事,建有全国唯一的风水文化博物馆。佛教有全球最高的三面药师佛塔,这里名僧辈出,泰州话被称为“佛教界的普通话”。泰州又是教育之乡,有宋代教育家胡瑗、明代“泰州学派”和中国唯一的科举院试遗址泰州学政试院。泰州自古又是海盐的重要产地,唐宋时期泰州的盐税收入曾经占国家税收的一半,盐官的园林和宅第乔园被称为江苏的“乔家大院”......
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了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桃园和老街。
这里被称为桃园,一是由于园中遍植桃花,二是这里是《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曾经居住和写作的地方。
桃园景区游览图:
步入桃园。
园内花草树木繁盛、亭台楼阁设计精巧,移步换景,令人心旷神怡。
园内遍植桃花,你可知为什么雨中竟无一瓣桃花飘落?(悬疑之一,请回答)
先去往齑汤桥。
藕花洲边建齑汤桥,桥畔立石碑,记载着宋赵匡胤在泰州避难,曾获当地百姓一碗麦糁粥,得天下后回泰州赐“齑汤”桥名的故事。
这是清风阁,史载为北宋初期泰州知州曾致尧所建。
宋王安石在淮南判官任上多次来泰,数次登临,并咏有《清风阁》诗。诗曰:
飞梦孤起下州墙,胜势峥嵘压四方。
远引江山来控带,平看鹰隼去飞翔。
高蝉感耳仿妨静,赤日焦心不废凉。
况是使君无一事,日陪宾从此倾觞。
这是陈庵,为明清建筑风格,前后三进,西侧建有一小花园。清代著名戏曲家孔尚任曾在这里居住。
孔尚任(1648--1718年),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
孔尚任出仕泰州治水期间寓居陈家庵,创作了名剧《桃花扇》。
剧本讲述了一个在巨大的社会动荡中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使爱情与政治达成完美的融合:“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痛”。时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陈家花园,设计得小巧不失大气,简约不失雍贵。
出门才知道,桃园是泰州戏曲文化三家村之一的“戏曲第二村”(昆曲),与梅园(梅兰芳的京剧)、柳园(淮剧)遥相呼应。
与桃园一墙之隔便是泰州老街。
这是老街牌坊。
街头的青铜雕塑再现了当年的传统手艺。
泰州名点“三麻”(悬疑之二,请回答)和黄桥烧饼随处可见,鲜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黄桥烧饼产于江苏泰兴黄桥镇,它的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紧密相关。在陈毅、粟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决战打响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并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
古街上还有当年的古戏台,可以想见当年的热闹场景。
古街上还有“华夏第一响锣”和“中国第一水车”,再现了当年大型劳作和会船的情景。
观后感言:泰州的昨天和今天,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都令人刮目相看!但愿它继往开来,明天更美好:经济——经世济民,文化——源远流长!
上一篇:上海欢乐谷游玩之旅及攻略
下一篇:遍地黄金甲【美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