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景点,
我最喜欢在城中到处闲逛,
了解一下风土人情。
虽然现在的中国城市乡镇,
大都一个模样,
但有时亦会有点意外惊喜,
尤其一些老城区,
往往会发掘出这个城市的本来面貌。
由于酒店靠近中街,
最常逛的就是这里,
中街是沈阳最早的商业街,
可追溯至1625年(明天启五年) ,
数数有三百多历史了,
街上还保留了一些老建筑。
中街百货公司林立,
我这流浪汉当然不会去逛百货公司,
这条街附近有很多特色小吃及一家蛮大的美食城,
我三餐都经常在这解决。
尤其晚上,
长江照像馆附近的胡同就变身为夜市,
除了风味小吃,
哪里还是小百货集市,
各式小玩意都有,蛮有趣的。 附近有所赵本山创建的刘老根大舞台,
舞台很气派,晚上更热闹,
名车频繁进出,衣香鬓影。
演的当然是东北最流行的二人转,
看看票价, 一楼好点的位置380元,
二楼最便宜的也要200, 汗!流浪汉速速闪人。
由于行李箱在古林市泥泞的雪地下拖行,
一个轮子坏了,另一个直接飞脱,
想找维修又找不到,
于是到超市去买行李箱手拉车,
都不便宜,
犹豫间一个职工大妈跟我聊起来,
推荐我到不远处的小商品市场,
说又便宜又好用。
结果一辆可上楼梯的手拉车,
杀价后30元搞定,
但这样「热心」的职员,
老板知道的话可能气死了。
说到人情味,
我在拉萨买的项绳开关绳结坏了
打算另买一条,
拿出来让老板娘替我解下绿松石吊坠时,
谁知老板娘一看说修修就行,
最后只收我手工费五毛钱,
便宜得还以为我听错了。
临离开的前一天,
沈阳下起大雪,
虽没有初次在哈尔滨看到般兴奋,
仍喜孜孜的拿起相机上街拍照去,
有了经验,今番拍出的飞雪好多了。
沈阳故宫披上一身白衣,
很有一种孤寂凄冷的味道,
远去的大清皇朝,
如今只剩这些残躯以供凭吊。
街上匆匆的行人忽然变得白发苍苍,
有途人挺不住拿着报纸遮挡,
我大衣的帽上也积上一堆雪花,
只有这公安哥哥紧守岗位似浑然不觉。
有情侣雪下依偎而行,
亦有我行我素的。
有一家子互相扶持小心走着,
更看到直接背起来走的。
一对年轻男女戏雪狂奔,
结果双双滑倒地上嬉笑。
卖气球的小贩心忧生计,瑟缩呆等顾客,
买得心爱气球的小朋友,天真烂漫满脸欢笑,
相映下真如两个世界。
东北的口罩是女士们御寒恩物,
款式花样新颖,
与这个偌大的暖手套,
在南方还真没看到过。
不少行人在雪花纷飞下,
嘴巴仍不闲着,
进补着热量。
美少女在雪下仍是洋溢欢笑,
也不减对镜头的敏感,
大方举着V字手势,
唰卡,拍一个。
下雪的感觉很好,
浪漫又不冷,
但融雪时的泥泞便很讨厌了,
翌日赶去火车站时,
不得不提早出门,
也不得不忍痛打的。
再见了,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