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
(背景音乐:踏雪寻梅)
关键词:梅园,东林书院
3月的江南还是乍暖还寒的时节,阴风怒号,寒雨绵绵,已经足月不见阳光。连日不见阳光的日子还真是难过至极,终于等到了骤雨初歇的一天,但寒气依旧不减冬日。为了疏解这压抑的心情,就在这样的天气再次游览了熟游已久的江南太湖名城无锡。
久处江南,无锡自然已是游历过数次。瞻仰过无边的灵山大佛;游览过范蠡功成身退后与西施泛舟归因的蠡园蠡湖;畅游过气势宏大的太湖鼋头渚;涉足过阿炳名作《二泉映月》描绘的“二泉”锡惠公园;也曾漫步在京杭大运河清明桥畔品茗做诗。即便如此,锡城还有好多散落在城中的著名景点都未曾一一涉足。于是,这次前来完全没有重复之前的足迹,而是选择了久欲亲临,苦于不逢时的江南四大赏梅基地之一,太湖湖畔的梅园。
“梅花,梅花满天下,越冷它越开花……冰雪风雨它全不怕,它是我的国花。”梅花是和任何花卉都不同的花种,它只在百花凋零的寒冬绽放。待到百花争艳的时节,它却自觉地功成身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因此,梅花历来被认为是话中四君子之首,也因此被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吟咏。它的傲骨精神和与世无争的品格,当之无愧的成为我们民族的国花。于是在去年年终之时写下咏梅诗一首:
腊月国花满天下,寒风愈凛越开花。
霜寒冰雪全不怕,有土地方就有它。
燕子欲舞难得意,蜜蜂邂逅亦安家。
梅花坚韧傲风雪,喻示巍峨大中华。
尽管久居江南,经历无数寒暑,只因身不由己而难以碰巧梅花盛开之际,因此几次来到无锡都不得不放弃梅园这一重要的经典,因为梅园只有在梅花盛开之际才有游览观赏的价值。
梅园位于无锡城西太湖之滨,原是民族企业家荣毅仁的家族园林。在梅园中,有一座民国风格的别墅,这就是荣毅仁的伯父荣宗敬先生的旧居,别墅前有一尊荣老先生的雕像。除了这座别墅被荣氏家族留下来作纪念之外,其余的地方都交与了无锡市政府。荣氏家族的园林依横山而建,原中不乏湖泊亭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式园林,因原中大量种植梅花而得名梅园。它与南京梅花山,苏州香雪海,杭州孤山齐称江南四大赏梅基地。
梅花大量盛开在农历腊月,如腊梅,也有少量盛开在初春时节,如春梅。就在这乍暖还寒的初春之际,依然有的红梅争艳,也有少量尚未凋谢的金黄色的腊梅。看那一株株开在特殊时节的花朵,心中不由得发出无限的感慨。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脱颖而出,如男子汉的铮铮铁骨,也如不畏须眉的巾帼烈女,这种品格难道不是象征着我们久经磨难而不毁的中华民族吗?于是期望做人也要有这般不屈不挠的红梅品格,因此,赏梅同时也是对这种高尚品格的向往。
久不逢时,恰在这阴寒不散的初春时节一赏为快,心情豁然开朗。同时,再次无形的受到了优秀民族精神的洗礼,信心和品质再一次得到了提升,这也是我本次旅游的意外收获。去梅园的交通十分的方便,在无锡火车站可乘坐2路和40路直达前往,门票:非梅花季20元,梅花季40元。
赏梅完毕,前去参观仰慕已久的东林书院。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中心的解放东路867号。只是从梅园出来要专车才能前往,因此可以考虑打的,或者乘车到无锡八百伴下车,再转乘15路车在东林书院站下车即可。
东林书院(门票16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院,它由宋明理学的开山始祖杨时始建,因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闻名。然东林书院鼎盛之时却在明朝天启年间,被奸臣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所毁,书院成员被朝廷诬蔑为“东林党”而被大肆捕杀。实因东林党人对朝廷不满,发表了大量针砭时弊的文章而致。体现了东林党人不屈不挠,向往学术思想自由的品质。此举无疑在明朝历史还有中国哲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尽管遭到了反动势力的迫害,也客观上使得东林党人以及东林书院声名显赫。
东林书院建于老城区护城河畔,大门前立一块牌坊,上面写着“东林旧迹”四个大字。过了牌坊就是书院的大门,进了大门第三进厅堂就是依庸堂,这里是文人学士们议事的大厅,那幅著名的对联就在这里。除了大堂向西院走,这里有一大的水池,名曰天光云影池,据说是引用朱熹的诗句“天光云影共徘徊”而取。于是这里边也有了江南园林的布局特点,使得书院不再单调。
书院当年旨在继承儒家正统,回归程朱理学,以“穷理致知”为目的。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以朱熹为核心的力学派极力主张“格物穷理”。朱熹认为,格物及穷理,而理确是永恒不变的,以这个固定的,不变的理来应付千变万化的事物,并认为理在事先,事物尚未存在,理早已经存在了,只要掌握了这个不变的理,就可以在处理具体变化的事物中发挥无穷的作用。朱熹所谓格物的一个意义就是读书,特别是读儒家的经典。
因此,参观东林书院,一方面重温了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经典;另一方面回顾了明末知识分子不畏强暴,坚决同黑恶势力反抗斗争的历史。让我们广大知识分子再次的明确了读书志向,明白了什么才是崇高的价值取向,可谓是一举两得。参观完书院以后,再次回到了无锡繁荣已久的崇安寺用过了晚饭,返回了上海。
总之,这一次无锡之旅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这次旅行所受到的精神洗礼和收获是主要的,观光游览反而退而求其次。在这连日不开的初春之际,无疑使我看到了感受到了一缕温暖的阳光,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已经离我们不远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才真正的打起精神来,制订了有实际意义的年度计划,以饱满的精神力量付诸实践。
王 博
执笔于2012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