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1年4月12日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飞出地球的人;
2、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
3、1971年4月苏联第一个礼炮号空间站发射上天,属于第三代的空间站和平号于1986年2月20日由质子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轨道;
4、1976年美国发射的"海盗"号飞船第一次登陆火星;
5、1988年11月15日莫斯科时间6时,苏联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成功地发射第一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
6、1995年6月至7月美国阿特兰蒂斯航天飞机和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首次对接成功。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过程是由模糊到清晰、简单到复杂、迷信到科学、肤浅到精深的过程。
远古时候,人类只能够仰望夜空,用肉眼来观测。
1609年加利略开始用望远镜来观测较近的行星,他发现目星有四个易见的小点,即是它的卫星,从此开创的观测的新纪元。1781年,人们已经可以通过观测到的数据计算出隐在黑暗中的行星踪影。
冷战时期,苏联成功发射了一颗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卫星,开启了深空探测的大门。
到了90年代,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成功发射把人类的视觉放大了好多倍。
在古代,人们仅凭直觉来认识周围的事物,限于视野,产生了天如穹庐笼罩四方的错觉,便形成了“天圆地方”的理念。古代中国人想象中,有四根柱子顶住了天空;善于运用逻辑思维的古希腊人毕达哥拉率先提出大地是一圆球的想法。随后,大量的探索证明大地确为球形。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观测到月蚀的阴影边缘总是弧形的,也证明大地是圆的;1519年9月由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首次完成了环球一周的壮举,大地是一个球体得到证实;十六世纪时,人类了解到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的另一颗行星;1968年12月21日,载人宇宙飞船阿波罗8号带回了人类首次在太空中拍的地球照片,使人类终于能一目了然地看到了地球的全貌,即一个以蓝色为主,色彩丰富的星球。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包括:人类通过向环境排放废水、废气、肥料造成了极大的环境破坏。破坏了大气的正常环境,造成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水污染,使各种野生生物灭绝。
现象: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或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响。)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
1、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
2、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
3、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体健康和产品出口;
4、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上一篇:豆角怎么炒肉好吃家常
下一篇:窄长脸的女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