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人逢年关总制作传统小食,做籺,是其中一种。各家各户,自年二十七开始张罗,准备食舀料和糯米。籺有圆有方,用糯米居多,食舀料可用糖或绿豆、腌肉、五香粉等。一种食品,连系了一个民族,连系了一个春节,连系了数十代人的过年情怀。吃在年,成了一种民众集约观念。工作、劳碌、奋斗了一年,立足岁末,盘点收成,分享酸甜,放逸身心,大快朵颐,充实肚肠,闲享几天,这是人民生存守则的一次集体性呈现。
“寿桃籺”扎根茂名的高州已经有几百的历史。这种籺是专门做来为老人祝寿的,寓意是祈祝老人延年益寿。另外,人们办喜事总爱在“籺”上点上一个红点,以示吉利。其做法是用糯米大米粉合搓成团,然后分出拳头一样大小,分别将小粉团压成薄片,并在薄片上放入预先备好的腌猪肉丝、虾米粒、炒花生粒、芝麻仁、椰丝或瓜丝配上些小香料。但有个别地方的人喜欢用红豆、黄豆、眉豆或绿豆和韭菜做馅,这不过是地方习俗不同而已。最后用薄片将馅包牢。一切制作完毕,轮到最后一部工序——印籺,即是将包好的籺放入木雕“寿桃”形或方形的籺印(籺印是用木板雕成寿桃的形状,中间刻有个“寿”字)中铬一下,随即用蕉叶或者是菠萝叶垫好底部投至蒸锅里,蒸熟后取出凉一会儿便可上口了。其味道别具一格,可谓是高州美食特色——籺中之王。
煮汤籺
煮汤籺又称煮籺,即是用汤煮熟食用的一种籺。籺粉用料和寿桃籺的相同,籺坯的制作过程也一样。不过馅料有所不同,一般是用韭菜炒瘦肉,加花生和虾米等。煮籺比较大个,包好后呈半月状,中间很饱满,有点像放大型的饺子。通常会用鸭汤来煮煮籺。其韧软的口感、香浓的汤汁与韭菜结合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七月十四鬼节杀鸭吃煮籺是高州人的传统节日。冬至也会吃煮籺,正所谓“冬至大过年”,过冬(至)时一家人会一起热热闹闹地做一顿煮籺吃。煮籺的制作过程稍为烦琐,且不能存放,所以一般是过年过节才会做或买来吃。
糖心糍
糖心糍,分为糯米糖心糍和小米糖心糍。糯米糖心糍,把糯米粉搓成粉坯,再把冰片糖粉和花生放进去,包成籺。这么多种籺当中,糖心糍的制作方法是最简单的。糖心糍最大的特色是糖很多,馅料饱满,食用时可以根据个人胃口大小和喜好,加上花生、干果、糖、包住吃。喜欢吃甜食的人尤其嗜好。另外,糖心糍还有一种意义就是用它来比作女孩子,生了女孩子就说是生了个“糖心糍”。因为女孩子一般乖巧听话,很窝心,而糖心糍又是具有甜到心里的味道。
艾籺
在农历正月最后一天的“正穷节”前,采摘艾菜,洗净、晒干,“正穷节”当天把艾菜搓成茸状,放进锅中煮熟,搓干水,伴以米粉、红糖搓匀,做成艾籺,底下垫上剪好的芭蕉叶。因艾有去尘排积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备受人们喜爱。
薯包籺
薯包籺是一种特色的街头小吃。用煮沸的开水与蕃薯粉搅拌搓成粉坯,后做成圆柱形的籺,再放进蒸压煲(一种专蒸薯包籺的器具)煮熟。籺馅一般有猪肉粒和花生,也可加虾米。吃的时候用碗装着热腾腾的籺,加入事先熬好的猪骨汤(根据自己的爱好,可加点醋,做成醋汤)一起食用。醋有酸的、辣的、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