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次,huocheci.com

端午节有什么来历及习俗

端午习俗更新时间:2017-04-05 10:50:15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设立的节日。那么你对端午节有什么来历及习俗有了解过吗?如果你不清楚,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到底端午节有什么来历及习俗吧。

  端午节有什么来历及习俗

  端午节有什么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者,初也,五为阳数,故又称“端阳节”。端午节除了人们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还有丰富的食俗。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有什么来历及习俗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

  端午食粽

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端午食鸭蛋

端午节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

  悬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端午时张贴钟馗捉鬼之画像,以驱邪魔。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大全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和端午》·【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以上便是小编关于端午节有什么来历及习俗及端午节的诗句大全的详细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有什么来历及习俗 相关文章

最新端午习俗
端午习俗的斗石之争 克仗斗石的风俗介绍_ 2023端午门上贴马和符怎样排列 端午节的福怎么贴 端午节第一天要吃素吗 我国少数民族怎么过端午 2023年端午节上门提亲可以吗 提亲要准备好什么 2023年端午节第一天结婚吉利吗 端午节能不能结婚 端午节第二天是几月几日 端午能不能不吃粽子 端午节第二天出生的女孩好名 端午出生的乳名推荐 端午节第一天下雨五彩绳用扔吗 五彩绳是哪些颜色
相关分类
端午火车 端午客运 端午机票 端午酒店 端午旅游 端午天气 端午习俗 端午祝福 端午放假
热门火车时刻表
郑州 - 大营镇
郑州 - 开封
郑州 - 曹县
卓资东 - 阳高
卓资东 - 宣化
将乐 - 阜阳
将乐 - 邹城
将乐 - 兖州
将乐 - 滕州
将乐 - 胶州
将乐 - 抚州
将乐 - 磁窑
卓资东 - 沙城
将乐 - 枣庄西
将乐 - 徐州
将乐 - 泰山
将乐 - 青岛
将乐 - 麻城
将乐 - 潢川
将乐 - 淮北
热门车次查询
D3127(深圳北-合肥南)
3007(海拉尔-包头)
3006(海拉尔-包头)
G9646(潮汕-广州南)
3003(包头-海拉尔)
D4835(上海虹桥-广州南)
Z9802(拉萨-日喀则)
K8196(西安-安康)
K1605(兰州-上海)
D9287(北海-梧州南)
D9283(宜昌东-恩施)
D9235(北海-梧州南)
K4727(重庆-西安)
K1607(上海-兰州)
K4725(重庆-广州)
L8706(南昌-景德镇)
L8705(赣州-福州)
0000(通辽-上海)
L355(库尔勒-重庆)
6917(洛阳-嘉峰)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问答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
手机版  丨  电脑版丨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5 huocheci.com